【摘要】端午是一種古老的文化,作為文化載體,它保留了許多古老的風貌。端午文化也是東亞各國和地區普遍傳承的民俗事象,特別是在中國周邊的呈現「漢字文化圈」的各國,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近幾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保護活動的展開,端午習俗引起越來越多學者的重視,特別是中國和韓國已將「端午祭」和「端午節」成功申報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不僅使這一文化為世界所共享,同時也為東亞各國端午文化的比較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曾在韓國召開過多次會議,對端午文化研究进行學術交流,大大推動了東亞各國對端午文化的研究。關於端午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曾引起中國與韓國學者的關注和爭論,作為人類共享的文化遺產,從民俗學的角度,進行比較研究是非常有益的,借此可以探討同一文化在不同國度和民族之間传播时的變異和發展。本文就中韓兩國端午文化作粗湹氖崂恚逡蕴接懚宋缥幕趥鞑ァ鞒羞^程中引起變異的諸多因素。
【關鍵詞】:端午祭;端午節;民俗學;非物質文化遺產
端午文化是一種古老的文化,作為文化載體的端午節,保留了許多古老的文化風貌。端午文化也是東亞各國和地區普遍傳承的民俗事象,特別對中國周邊「漢字文化圈」的各國,包括日本、韓國和越南等國,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幾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保護邉拥恼归_,端午文化引起越來越多學者的重視,特別是中國和韓國已將「端午節」和「端午祭」成功申報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後,不僅使這一文化為世界所共享,同時也為東亞各國端午文化的比較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曾在韓國召開過多次會議,對端午文化研究进行學術交流,大大推動了東亞各國對端午文化的研究。
關於韓國端午祭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曾引起中國與韓國學者的關注和爭論。作為人類共享文化遺產,從民俗傳播的角度進行比較是非常有益的,借此可以探討同一文化在不同國度、不同地區和民族之間的傳播和變異規律。這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研究也十分有益。本文就中國和韓國端午文化作粗湹氖崂恚逡蕴接懚宋缥幕趦蓢g不同的表徵和傳播的規律。
一、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和歷史
按照時序,端午節被認為是夏天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借用現在的話來說,它的最初形成和公共衛生有關。不過這種對環境衛生的關注,不是通過官方的指令,而是民間自發的,通過節日形態和巫術的形式表現出來。中國古代很早就形成巫醫同流的文化景觀。考察中國節日文化的形成,始終離不開信仰的因素,信仰是中國節日文化的靈魂,沒有信仰的節日文化自然會失去它的魅力和活力。節日文化又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的,在變化過程中,許多人文觀念被附會在節日文化之中,端午節也是如此,并由此形成豐富多彩的端午習俗,端午文化。因此,從文獻到現實,都可以得到端午文化的資訊。正是古人竭盡想像將許多傳說附會到節日之上,才使節日文化變得血肉豐滿。其中有些傳說也許與節日本身的形成有關,有些傳說則只是關於端午節某一民俗事象的說明。正是這些傳說給端午節披上濃厚的人文色彩,為我們解讀端午節的含義,提供了心理和信仰的依據。
提起端午的起源,中國民間有說不完的傳說和解釋。學者們也對其起源津津樂道。如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認為中國的端午節是「龍的節日」[1]。至今在中國南方各地流行的端午節期間劃龍舟的習俗,可能是古老崇龍觀念的遺留;《大戴禮記?夏小正》載:「五月蓄蘭為沐浴也。」說明中國古代就有五月煮「蘭草湯」進行沐浴的習俗。至今在中國的有些地區還有五月用蘭湯或艾湯沐浴的習俗;從端午節形成的時空觀念上,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吳子胥、介之推、屈原等紛紛走進端午。宋?高承《事物紀源?競渡》引楚傳云:龍舟競渡「起於越王勾踐。」值得注意的是,起於越王勾踐不等於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豐富多彩的端午習俗,諸多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物出現在端午節,顯然是後人附會上去的。不過今江浙一帶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從地域上講,主要起源於南方;在中國民間有關介之推的事蹟主要和三月的「寒食節」有關,後來移花接木將「寒食節」的傳說附會到端午,這是民間傳承中常見的現象。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楚國三閭大臣、愛國詩人,遭讒不用,於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在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這一傳說在中國廣大地區家喻戶曉,影響深遠。但據江紹原〈端午競渡本意考〉認為「競渡起於送災」,「競渡本是一種用法術處理的公共衛生事業」,與屈原無關[2]。江浙一帶還將端午起源與吳國名將伍子胥聯繫在一起,民間傳說伍子胥五月五日被吳王夫差所殺,拋屍江中,化為濤神。與此相關的還有《會稽典錄》記載的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會稽上虞人曹娥之父為江神彈奏,不幸落江而死,其女曹娥沿江號哭,七日不絕,投江而死。後,人們在江邊發現曹娥,她緊緊抱著父親的屍體,面色安詳。人們為了紀念曹娥的孝行,將那條江改名為曹娥江,並於五月五日在船上供奉曹娥的塑像,舉行賽龍舟活動。關於端午起源的傳說還可以舉出很多。
無論傳說多麼動人和具有魅力,實際上,節日文化的形成源於人們對生活的訴求,源於實際生活的需要。剝去附著在端午節身上的華麗外衣,文獻記載和現在傳承的習俗,都可證明端午這一習俗和古代的巫術活動有關。它的許多民俗事象表明古老的巫術活動是端午習俗的形成的源頭。
首先從端午節的名稱看。「端午節」又稱「重午節」、「端陽節」、「天中節」、「天長節」、「地臘節」、「五毒日」、「娃娃節」、「五月節」、「女兒節」等。不同的稱謂來自不同的地區和民族,而且有不同的傳說和解釋,這說明端午節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只不過根據人們的不同需要,突出其特點和內容而已。《太平御覽》引晉?周處《風土記》載:「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與夏至同。」因「五」與「午」同音,又五月為單月,按照中國的陰陽五行觀念,午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為第七位。而且古人以地支紀月,單月為「陽」;又端午正值仲夏季節,此時陽氣始盛,故五月五日稱為「端午」或「端陽」。按照陰陽五行學說,「五、午」相屬為火旺之相,過旺則為毒。五月又是蚊蟲滋生、疾病、邪氣上升之時,所以「端午」又稱「五毒日」,民間素有「善正月,惡五月」之說。大約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五月就被認為是「凶月」、「惡月」,有許多的忌諱。《風俗通》載「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遷。」是說新被任命的官員,忌諱五月上任,否則到老也不會得到升遷。還說「五月蓋房,令人頭禿。」就連五月出生的孩子也認為是不祥之兆,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所以民間採取種種預防措施以避病疫和不祥,這樣就形成了端午節的一系列禁忌習俗。
端午與巫術的關係還可以從端午習俗中所使用的節物中得到驗證。古代巫和醫是相通的。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疾病叢生,要預防疾病的產生,一則用巫術,二則用巫醫。蘭草、菖蒲、艾草、雄黃這些從實踐中認知的中草藥,雜以巫術與信仰中的五彩縷、香荷包、五毒兜肚、五毒符、掛鍾馗像等等,形成社會的信仰和防疫系統,這也是端午節經久不衰的原因。
回過頭來看韓國的端午祭。
毋庸諱言,韓國端午祭的形成是受到中國端午文化的影響。這一節日在韓國的傳播,首先是因為歷史上韓國借用了中國的曆法(農曆)。中國曆法是農業社會的產物,同時也是觀察和指導農業生產的知識系統。韓國也是農業社會,至今在韓國的許多民俗活動中都可以看到很醒目的「農為天下之大本」的巨幡,農本思想充分體現在韓國的端午習俗中。所以在使用中國曆法時,很自然將端午作為自己的歲時節令。不僅如此,在韓國文獻中解釋端午習俗時,同樣借用了中國的概念,如韓國也稱五月初五日為「重午」、「重五」、「端陽」、「五月節」,只是在借用過程中加入了韓國特有的詞,稱「端午」為「上日」,意為神的日子。再深入一步追究,韓國的端午也少不了菖蒲、艾草等端午節物,用菖蒲湯沐浴的習俗保存至今。按照傳統風俗,韓國在端午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髮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士大夫人家的門柱上貼朱砂符藉以避邪,君臣之間要互贈端午扇表示祝賀。
由此可見,端午文化的形成,中國和韓國確有許多相似和相同之處。
二、關於端午文化的形成、傳播
中國的端午節萌芽於先秦時期,定型于秦漢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北方中原地區就把五月五日作為驅邪避瘟的日子。戰國時代,人們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而且民間有了許多禁忌。《大戴禮》云:「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楚辭》云:「浴蘭湯兮沐芳華」,是說五月五日要煎蘭草湯沐浴以祛病禳災。漢代這種禁忌尤為突出。《荊楚歲時記》引《風俗通》曰:「五月上屋,令人頭禿。」王充的《論衡?四諱》也記載當時風俗說正月、五月生人殺父母。
先秦時期,中國南北地區端午風俗有著明顯的差異。秦代以後,國家統一,隨著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端午文化逐漸融合為一。到了兩漢時期,端午節的巫術信仰色彩仍很濃重。當時五月端午仍以祛病禳災為主。此時盛夏將臨,陽氣上升,疾病容易流行。所以《風俗通》云:「五月五日要以五彩絲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荊楚歲時記》也云:「漢俗在五月五日,用青、赤、黃、白、黑等五彩絲線合成細索、系於臂上。稱為長命縷,續命縷,五色縷、朱索等。」《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漢代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古人認為五色絲縷和五色桃印能驅邪避惡,說明此時陰陽五行學說已深入到端午節中了。直到今天,端午戴五彩縷的習俗仍在許多農村地區流行。
《荊楚歲時記》還記載,五月五日要「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或將艾葉「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端午時節艾蒿生長藥力最強,所以民間有「五月五日雞未鳴時采艾」的習俗。采艾活動先秦時代就有了。《詩經?王風?采葛》就有「彼采艾兮」的詩句。可見人們很早就懂得艾的藥用價值。《風俗通》還說:「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虎既被認為是陽剛之物,在陽氣始盛的端午節當然要借助於虎的威力驅邪辟魅,所以人們在這一天不僅要剪艾虎,還要在屋內外牆角處灑雄黃酒,模仿虎額紋,在小孩額頭塗寫「王」字。
端午節掛菖蒲飲菖蒲酒的習俗由來已久。《風俗通》云;「菖蒲放花,人食之長年。」菖蒲對人體有開竅、止痛、祛風濕等作用,用它泡酒可以防病健身。端午節采艾、飲菖蒲酒、雄黃酒,也反映了中國醫學瑰寶——中草藥學對節日風俗的影響。
漢代端午習俗基本定型,吃粽子是漢代端午的重要習俗,這一習俗與端午始於夏至有關。《荊楚歲時記》云:「夏至節日食粽。」周處《風土記》「謂為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在暑熱即將來臨之日,粽子是上好的時令佳品。食粽子成了端午節和夏至的標誌。當人們把端午節和屈原之死聯繫在一起之後,粽子又充當了祭品。
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早已流行。中國不僅漢族有此俗,許多南方少數民族也流行划龍舟習俗,這被學者們認為是南方越人的習俗,其實中原地區也流行此俗,1952年在河南汲縣山彪鎮戰國墓葬中出土的戰國時期的墓葬中的水陸攻戰紋銅鑒及其鑒紋的摹繪就有龍舟競渡圖,說明中原地區也有此俗。
民俗文化是動態傳承的文化,它從一個地區向另一個地區或民族傳播,往往用「采借」的方式進行。這種「采借」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地,有選擇的接受和傳承。而且在「采借」的同時,還要結合本地區、本民族(本國)的需求加以改造,並植入本土文化之中,使其成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韓國對中國端午習俗的借鑒就是用這種選擇性的「采借」方式完成的。上面講到,既然歷史上韓國是一個農業社會,且借用了中國的曆法,「采借」端午習俗自然也是一種對異文化的選擇。如對端午的解釋,端午時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髮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士大夫人家的門柱上貼朱砂符藉以避邪,君臣之間要互贈端午扇表示祝賀等。
與中國端午不同的是韓國的端午節以祭祀儀式的完整而著稱。在韓國江陵地區,端午祭有著繁瑣的祭祀儀式,且儀式比較完整。如果從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舉行五個晝夜;如果從「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時間長達20多天;如果從「謹釀神酒」算起,則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江陵端午祭的程式是從釀制神酒開始的。按照傳統,農曆四月五日,人們用江陵舊官府「七事堂」發放的大米和曲子釀制神酒,準備端午祭時敬神和飲用;四月十五日舉行「大關嶺山神祭」和「國師城隍祭」。祭祀結束後,在山林中鋸一段神木,人們將青紅禮緞掛在上面,然後在神木的引導下,組成迎神行列,農曆五月初三傍晚時分,回到江陵國師女城隍祠(鄭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祭祀結束後,將大關嶺山神和國師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場。從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舉行「朝奠祭」。
江陵端午祭的祭祀儀式分「儒教式祭儀」和「巫俗祭儀」兩種。儒教式祭儀以奉讀漢文祝对~的形式進行,祝祭的內容涉及除禍招福、健康安寧、治癒疾病、農漁豐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後,開始伴隨歌舞戲劇表演進行的「巫俗祭儀」,直至深夜。江陵端午祭的活動豐富多彩。除指定的祭禮(謹釀神酒——送神儀式)、巫祭、官奴假面戲、農樂競賽、兒童農樂競賽、鶴山奧道戴歌謠(這些都是地區或國家指定的無形文化遺產)外,還有眾多的民俗活動,如漢詩創作比賽、鄉土民謠競唱大賽、全國時調競唱大賽、拔河、摔跤、蕩秋千、射箭、投壺等;慶祝活動,如煙火遊戲、端午放燈等;夜間活動,如國樂表演、伽椰琴彈唱等;藝術活動更是豐富多彩。此外還有被稱為「亂場」的商品交易。現在在江陵端午祭時還邀請國外民間藝術團體到場表演,增進各國的藝術交流和友誼。端午祭成為韓國最大,最有吸引力的節日之一。
三、中韓端午文化的變異和傳承
中國的端午節和韓國端午祭已經被批准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說明民俗文化的傳播是不受國界限制的,也說明作為一種文化遺產被世界公認,符合聯合國2003年11月3日第32屆大會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原則,即保護文化的多樣性,給世界人民文化享受以多樣選擇。
中國和韓國比鄰,無論是歷史上或現在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響都是長期存在的。端午文化的傳播也是如此。因此比較研究可以幫助我們認識這種交流和影響,認識民俗文化傳播和變異規律。
比較中韓端午文化的異同,「求同存異」是非常必要的,借此可以尋求產生文化變異的原因,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正是文化傳播中的變異形成的。當端午習俗在不同民族,不同國度傳播時,首先遇到的是對這一文化的心理認同。民俗文化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中的傳播有兩種方式;一是社會動盪,處於非正场☆態下傳播。比如戰爭、災荒、瘟疫流行等原因,迫使一個民族的人群大規模遷徙,在遷徙過程中將一個地區的民俗文化帶到另一個地區,並在那裏生根傳播;另一種是和平時期的傳播。這種傳播往往採取自然引入機制,這種方式可叫做「采借」的方式。「采借」是民俗文化傳播的普遍的也是最主要的方式。
「采借」是一種和平環境下的民俗傳播。它往往要經歷「關注——采借——改造——植入」幾個環節。以端午文化的傳播為例,韓國端午祭的形成就經歷了如上環節。
韓國文化和中國文化有著很深厚的淵源關係,歷史上韓國在引入中國曆法的同時就關注了端午習俗在中國的傳承。以農事節令而言,認同農曆五月五日為一個節點,認同中國人對端午文化的一系列解釋,包括端午節物的使用和它的功用。這是端午文化之所以能夠傳入韓國的關鍵,如果這種文化引不起關注,被忽視了,端午文化就不會傳入韓國。也就是說,端午文化對韓國這樣一個農業社會來講,是適用的,可以滿足人們對生活的需求,因而被采借過來。
「采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傳播,它不是被動的全面接受,而是根據韓國民眾的生活和需求做出的選擇。端午作為節日,它的完整形態包括固定的日期、特殊的習俗和儀式。固定的日期:農曆五月初五,特殊的習俗包括節物的使用,如艾草、菖蒲、辟邪物等,儀式主要是祭祀儀式。這些在韓國的古籍記載中都有體現。如洪錫謨《東國歲時記》端午條云:「男女兒童,取菖蒲湯頮面,皆著紅綠新衣,削菖蒲根作簪。或為壽福字,塗胭脂於其耑,遍插頭髻以辟瘟。號端午妝。」又云:「五月五日,天中之節。上得天祿,下得地福。蚩尤之神,銅頭鐵額。赤目赤舌,四百四病,一時消滅。」作者還引用中國古籍對端午習俗做了注釋說明。該《歲時記》還記載了端午采艾葉做打糕,采益母草、豨薟,曬為藥用等。至於祭祀儀式則完全用韓國傳統方式進行,中國古代的端午祭祀主要是祭祀天神,祖先神,而韓國則是祭祀山神。這說明采借中國的端午習俗是有選擇的。
「采借」不是目的,而是吸收外來文化的手段。在采借的同時,要對所引進的端午習俗進行改造。中國的端午習俗畢竟是中國人創造的文化,它適合中國人的生活、思想和觀念,從端午習俗形成到現在,延續幾千年,今天中國人過端午還是大都沿襲舊俗,如端午必須是農曆五月初五,節日期間掛艾葉、菖蒲、抹雄黃酒,吃粽子、劃龍舟、貼五毒符、貼鍾馗像等,雖然各地風俗不同,但節日的主要內容和儀式基本一致。韓國的端午祭在借鑒中國端午節的內容和形式時有了許多變化和取捨,如煮菖蒲湯沐浴的習俗,用艾葉入糕的習俗雖至今還保留著,但已漸漸淡出端午節。端午節在韓國曾十分盛行,流傳地域很廣,但今天我們只能看到在江陵一地的端午祭保留較為完整,它的祭祀儀式是韓國獨有的,而其他地區的端午習俗早已消失。中國的端午節則是全民的節日,而且被作為國家法定節日得到保護。
在關注、采借、改造的同時,必須將新的端午文化植入韓國傳統文化之中,使其成為韓國文化的一部分得到傳承。韓國的端午祭之所以被批准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就因為它作為韓國文化的代表,體現了韓國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包括了對外來文化的精心的采借和包容。
--------------------------------------------------------------------------------
[1]《聞一多全集》(一)三聯書店,1982年。
[2]江紹原〈端午競渡本意考〉《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说明:该文是提交在台湾召开的“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12届学术大会”的论文,它的缩写版曾在台湾《国文天地》313期发表(2011),本人的博客也曾转载,现将全文重新刊载于博客空间,立此存照而已。
(作者系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教授)